当前位置: 首页 应急资源 应急研究
哈大高铁安全运营应急保障工作浅析 更新时间 2016年06月17日

截至2013年1月,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哈大高铁经受住了低温冰雪等恶劣天气的严峻考验,运营总体平稳,客流逐步攀升,设备运用状态逐步趋于稳定,顺利度过了头两个月的冬季运营期。

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线路纵贯东北三省,途经三个省会城市和六个地级市及其所辖区县。全长92l公里,设23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拉近了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进东北主要城市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联系。它采取的与既有哈大铁路客货分线运输的方式,将至少释放既有哈大铁路5000万至6000万吨的货运能力,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既有哈大铁路的运输能力紧张问题。

作为世界上第一条在高寒地区建成的长大高速铁路,没有现成运营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哈大高铁冬季运行环境非常特殊,尤其是遇有风雪严寒低温冰冻天气,给运营安全、运输秩序、应急处置带来的影响很大,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解决。针对“高寒、高速”特点,铁道部各部门和哈尔滨、沈阳铁路局积极探索高寒地区高铁运营管理模式,加强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强化冰雪低温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努力维护良好运行秩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了运营初期平稳有序。在开通两个月时间里,成功应对了多次风雪考验,没有因设备故障和降雪引发列车大面积晚点,始发正点率达到99.1%,终到正点率97.7%,并保持了较高的客流水平。为了提高高寒地区高铁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其持续安全运营,及时对哈大高铁试运营期间应急保障工作经验加以认真分析、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一、强化专业处置措施

铁道部高度重视哈大高铁的运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指导意义的规章制度、应急处置措施。

运输局调度部干2012年11月2日组织局内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有关技术人员,对哈大高速铁路低温冻胀及冰雪等特殊情况下的设备性能变化及可能对行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哈大高速铁路低温冻胀及冰雪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

在线路冻胀方面,考虑哈大高速铁路低温天气可能对线路产生的影响,明确了工务部门根据线路动静态检查、检测情况进行限速登记的有关规定,明确了线路动态监测几何尺寸变化时的限速标准。同时,明确了司机发现晃车时的有关行车组织和限速要求。

在冰雪天气方面,在铁道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哈大高速铁路冰雪天气时的限速标准、请求限速程序和有关作业组织要求,并对进路准备、道岔融雪、上道除雪等作业组织方式和列车运行组织调整进行了规定。遇大雪等天气,车站道岔转动困难时,中闸站可按固定接发车经路(有站台线路)的方式组织行车;始发、终到等较大车站可选择交叉干扰少、道岔位置改变少的几条线路相对固定办理接发车作业。需在车站人工上道除雪时,列车调度员应根据相关单位的申请,对本线封锁,发布邻线列车限速160千米/小时及以下的调度命令并设置列控限速;在中间站邻近正线的线路上上道除雪时,根据需要可停止办理接发列车。

2012年11月23日,铁道部运输局又下发了《铁道部关于确保低温冰雪天气下哈大高铁安全运营的指导意见》,对各专业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动车组车辆方面要加强重点部位检查、加强途中巡视检查、做好融冰除雪工作、加强车轮(轴)探伤检查、跟踪监测动车组性能状态;牵引供电方面要进行热滑融(除)冰、组织人工除冰、及时处置积雪树木、应对上跨电力线路断线、加强供电设备低温防护、加强应急值守和巡视巡查;机务方面要求哈尔滨、沈阳铁路局选择合适车站备用热备内燃机车,安排好机车停留地点,机车乘务员班制、休息地点。热备机车要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纂础数据、相应的通讯设备,保证及时出动,开展救援工作;工务线路基础方面要求加强钢轨和道岔伤损探查、妥善应对路基冻胀、密切掌握冻胀变化规律、充分发挥防灾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加强设备动静态检查筛测、开展CA砂浆层和扣件弹性垫板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积极推进除害车研发;电务通信信号方面加强通信铁塔防护、发挥道岔融雪装置作用、加强电务设备低温风雪防护、加强对道岔转辙设备等轨旁设备的人工巡查特别是雪后巡视,发现设备不良及时处理或更换。

二、提高综合应急能力

相关部门和相关铁路局严格落实《哈大高速铁路低温冻胀及冰雪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列车运行盯控,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针对高寒天气,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重点安排好接触网抢修、动车组热备、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多工种联合作业、协同处置非正常情况的能力。

(一)健全完善应急机制。一是研判开通运营风险,制定防控措施。为确保哈大高铁开通运营的绝对安全,相关铁路局分管运输副局长组织对哈大高铁接发列车、非正常应急处置等关键作业进行风险研判,并制定了卡控措施。哈尔滨铁路局制定了高铁调度应急处置流程卡控表,对调度员各项风险作业点逐项进行卡控;沈阳铁路局共确定枢纽错办、既有线侵入冲突、自轮运转设备调车冒号、除雪人身伤害、非正常行车漏错、施工刮碰机具共六大风险点,制定26条防控措施。二是成立高铁运输应急指挥专家领导小组。为确保及时解决开通运营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在非正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有效指导,从11月29日开始,沈阳铁路局成立了高铁运输应急指挥专家领导小组。小组由局运输处、客运处、机务处、车辆处、工务处、电务处、供电处及相关设备厂家人员组成,专家组每日由调度所主任组织点名,早晚各交班一次。专家组人员在高铁调度台进行合署办公,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信息,进行实时判断,指导车上人员做好应急处置,从而减少因各类故障对列车的影响。三是与地方政府建立应急机制。哈尔滨铁路局积极与哈尔滨市应急委联系,制定并先后三次修改了《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哈尔滨段)中断行车应急处置工作预案》。12月20日,哈尔滨市应急委组织11个市直部门和企业在哈尔滨铁路局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预案涉及的各项内容,并对预案进行最后确定,现巳下发执行。沈阳铁路局也积极与沿线地方政府协商、协调,建立高铁恶劣天气、大面积晚点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四是制定《高铁调度应急处置清单》。通过对非正常情况高铁调度指挥安全风险的研判,对高铁列车、供电、车辆、客服、综合设施调度和高铁值班副主任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重点卡控。在处置突发情况时,相关工种调度对照提示的关键内容进行应急处置,确保关键环节不遗漏。五是规范应急处置程序。相关铁路局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各业务处室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对指导范围、指导内容和履行的必要程序进行细化。

(二)结合实际补充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一是实施电热和人工除雪“双加强”措施解决道岔除雪难题。东北地区冬季雪大、风大、极端天气多,加之哈大高铁列车开行密度大、追踪时间短,低温条件下,电热融雪装置保证不了天降雪、风刮雪和动车组运行卷起来的雪在列车间隔时间内融化。为解决此问题,结合12月3日大雪影响情况,沈阳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到四平东站和营口东站进行调研,为充分压缩道岔夹冰夹雪应急处置时间,减少对运输秩序的影响,决定允许车站选择20分钟以上不接发列车时间段,向列车调度员提出临时申请上道除雪。为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人工清理道岔央冰夹雪目的,在哈大高铁各站的道岔咽喉区开网、加门,在开门的对应处安设帐篷,或安排专用汽车停留,供应急除雪上道人员待命。二是在“天窗”时间采取集中融冰除雪措施,为列车运行创造条件。在夜间施工(维修)“天窗”时间内,车站集中组织人员(必要时增加既有线人员)按照除雪分工对所有岔区进行彻底除雪、除冰,并进行扳动试验。12月3日首场大雪期间,哈尔滨铁路局分管运输副局长连续三天夜间在哈尔滨西站现场协调组织天窗内道岔除雪工作,有效、及时地解决了现场发现的问题。三是为动车组配备了铜基粉末冶金滑板,确保动车组受电弓能够起到刮冰作用。四是采取专门措施应对夜间降雪。遇夜间降中到大雪,停止当日施工(维修)作业,在“天窗”列间加密开行安装铜基粉末冶金滑板的动车组,防止接触网覆冰和线路积雪。五是加强雪深现场检查。针对雪深探测仪设置少、距离远的实际情况,由相关部门派干部添乘确认列车,对雪深报警区段进行现场确认,并根据雪情提出降速要求。

(三)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一是加密救援机车布局,大力压缩救援时间。为确保最短时间内实施救援、恢复运行秩序,沈阳铁路局在大连北、营口东、沈阳北、四平东和长春西站分别安排一台D F11型内燃机车,保证各区段平均救援半径压缩在98千米,救援时间控制在63分钟。哈尔滨铁路局专门在双城北站综3线安排一台内燃机车热备,保证能及时到达分界站进行应急救援处置。二是配备热备和检备动车组,提高车体故障应急处置能力。沈阳铁路局为减少因动车组故障而给运输秩序带来的影响,在长春西、沈阳北和大连北站分别配备l组热备动车组;为应对动车组列车大面积晚点,热备动车组不能满足运用要求,在长春、沈阳北和大连动车所各配备1组检备动车组,确保应急情况下能够随时出库上线运行。哈尔滨铁路局针对12月4日D26次车底CRH5121A号动车组哈西站因受电弓无法升起,车站无CRH5型动车组热备,进行动车组重新解编,造成始发晚点1小时26分的典型案例,局长亲自组织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明确了在哈尔滨西站须有CRH5型动车组热备。

(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一是优化信息通报程序。发生非正常情况,由调度所第一时间内使用“飞信”平台通报所有应急处置人员,确保信息传递到位,人员及时到岗。二是研发高铁调度决策辅助软件。将设备设施、规章文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四大模块内容纳入数据库,并提供即时、便捷式查询。高铁调度员在进行日常指挥和应急处置时,可随时调取相关规章支持和设备信息,为高铁调度及时、正确决策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应急培训演练。针对各项应急处置预案,铁道部组织各相关单位学习培训,加强机务、工务、电务等工种作业人员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充分利用运行试验期间组织故障模拟和应急演练,提高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哈大高铁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沈阳铁路局组织制定故障模拟和应急演练方案,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客运处和调度所等有关处室多次集中研究讨论演练方案,并邀请铁科院有关同志对方案进行指导,在参考其它高铁演练方案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最终制定了含故障模拟和应急演练项目54项内容的演练方案,于9月26日,10月4—8日、10日、12日进行了故障模拟和应急演练。哈尔滨铁路局9月4日至15日开展了应急模拟演练,共计演练31项情景,内容涵盖了线路故障、车辆故障、接触网故障、通信故障、动车组救援、旅客换乘疏散等多项内容。

 三、有效应对风雪考验

2012年12月2日至3日,哈大高速铁路迎来正式开通运营后的首场大风雪考验。从12月2日夜间开始,东北三省先后降下大到暴雪,并一直持续到3日中午,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暴雪加五六级大风造成了辽宁省境内20多条高速公路封闭、限行。为确保哈大高铁的安全畅通,铁路部门于12月2日l 9时启动了高铁冰雪预警,并组织哈大高铁沿线各系统、各单位,迅速落实高速铁路冰雪预警和处置措施。降小雪时,提前准备进路,启动电热道岔融雪装置,对道岔进行加热,确保信号开放;降中雪时,采用列车按站间间隔行车,前方站不准备好进路,后方站不开放出站信号的方式,确保列车不在区间内停车;降大暴雪时,启动道岔融雪装置并组织人工清扫,利用电力机车上安装的铜基粉末冶金滑板,对接触网进行刮冰,防止接触网导线结冰使机车受电弓取流不畅。在铁路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哈大高铁经受住了正式开通运营后的首场大风雪考验,实现了运输平稳有序。

2012年12月20日至21日,又一场大范围降雪覆盖了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也随之骤然降低。中央气象台相继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面对恶劣天气,沈阳铁路局及时启动雨雪冰冻天气下的行车组织预案,全力消除不利影响,确保运输畅通无阻。从20日晚上开始,沈阳局管内各单位干部职工以雪为令,迅速到岗到位。沈阳、沈阳北等站增派防护人员,加强进出站通道、候车室和站台等关键处所的防护工作,防止旅客滑倒摔伤。由于降雪范围覆盖了哈大高铁途经的绝大部分地区,沈阳局还专门发布了调度命令,启动高铁黄色冰雪预警,组织哈大沿线各系统、各单位,落实高速铁路冰雪预警和处置措施。哈大高铁沿线电热道岔除雪装置陆续启动,对道岔进行加热融雪。经过干部职工们的昼夜奋战,沈阳局管内的运输秩序保持了平稳畅通。

2013年2月中旬,新一轮风雪来袭。自2月16日夜间起,大风裹挟着强降雪侵袭了黑龙江省。2月16日,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大范围降雪蓝色预警信号,该省自西向东陆续迎来大雪天气,其中哈尔滨、伊春、绥化等地出现暴雪。面对肆虐的风雪,铁路部门积极应对,全力保证铁路春运安全有序。哈尔滨铁路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度部门及时调整列车运行计划,确保铁路运输畅通。基层站段加强雪天运输组织,细化列车接发、车体推拉等应急预案,准备足够的除雪工具,以雪为令,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上线除雪。站车携手加强关键处所安全卡控,及时疏导客流,组织旅客安全乘降。

四、持续总结改进

哈大高铁是世界上首条高寒高铁,我们没有经验,也没可借鉴的经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磨合、总结,更需要在过渡期过后的工作中持续探索。为了确保哈大高铁运营持续平稳有序,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高寒高铁管理体系,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运营管理措施;高铁运营的高标准,需要设备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高标准相匹配,为此必须将精细管理的理念落实到高铁运营管理全过程,深入细致地抓好各项既定措施的有效落实;极寒和风雪是哈大高铁面对的突出问题,恶劣环境的不利影响还将不断暴露,必须保持高度敏感,持续跟踪并积极应对,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一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实践证明,铁道部为确保哈大高铁运行安全实行冬季、夏季两张运行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哈大高铁冬季运行的安全隐患,也打消了群众顾虑,赢得了社会认可。

二是科学研判风险,提高应急处置水平。通过哈大高铁开通以来的实践经验,对安全隐患重新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安全卡控措施、应对冰雪天气细化组织措施等制度;明确了高铁安全信息通报程序、规范高铁安全控制措施和作业办法,使高铁组织措施日趋完善,应急应对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保障作用。高速铁路的科技含量是既有铁路不能比拟的,在面对管理和运营高速铁路这个全新课题的时候,更要注重运用科技手段保证设备质量的稳定,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要在原有管理、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运营新举措。

四是将精细管理的理念落实到高铁运营管理全过程。高速铁路带来运营高速度的同时,更应带来管理高标准和作业高质量。要深入细致地抓好各项既定措施的有效落实。要以解决极寒低温条件下出现的各类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和检修工艺,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标准,从而带动和促进相关铁路局管理水平和作业质量的整体提升。

五是为现场人员安全、有效作业创造条件。针对极寒低温天气下,夜间“天密”作业中最突出的大量工具、劳保用品不适用的问题,需下大力气研究攻关,逐步进行设计、改进,使之符合作业现场实际需要。

高铁安全运营任重道远,人民铁路承负着巨大的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哈大高铁运营过渡期的平稳结束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要始终站在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抓好高铁安全运营各项工作。运用好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准确研判高铁安全风险,落实干部责任,优化管理制度,贯彻安全措施,确保哈大高铁绝对安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作者简介:

宋力榕,铁道部运输局调度部副处长、高级工程师。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

 

快捷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