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我市应急救护师资队伍,提高及加强应急救护师资的教学水平,广州市红十字会与广东省应急协会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于8月6~10日,在广东省应急协会举办本年度第二期师资培训班。
本期培训不仅邀请到金牌资深讲师余靖教授,还特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急救科普自媒体@急诊夜鹰创办人王西富教授担任本期师资班的主讲老师。来自广州市各区专业医护人员,以及部分热心公益宣教的志愿资者,共计50名学员参加该次培训。
为期五天的师资班培训,系统地为学员讲授院前救护知识、教学方法与技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原有的知识体系,还提高自身的授课与表达能力。课堂上学员学习热情高涨,透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启发与补充,充分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余靖教授通过将国际权威医学研究数据、临床经验和生活实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授了“救护新概论”、“心肺复苏术”、“创伤四项技术”和“意外伤害院前急救技术”等课程。余教授授课内容既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又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面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余教授更是循循善诱,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为学员一一解答疑惑。
“教学法”与“常见急症”由王西富教授讲授。王教授言传身教,他的课堂就是“教学法”的最好体现。王教授因材施教,根据学员的知识领域与职业背景,选用恰当的情景模拟举例示范,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快速代入讲师的角色。在“常见急诊”的讲解上,王教授采用正反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了多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症应对误区,为学员日后的授课重点指明方向。
由于学员们在结业后,都将肩负走入社区、进入基层,为普通民众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使命。因此,在急救工具的使用上院内院外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除颤的操作上,纵然是医生,但从未使用过“傻瓜机”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大家对彭贵黔老师讲授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教学课程相当关注。在学员试讲练习中,从讲授环境判断、做好个人防护……到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再到AED的配合使用,看似简单的操作流程,要配上完整的操作讲解,难度则大为提高。这让毫无授课经验的学员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助教老师们悉心教导,为学员一一指出不足所在,并大方分享教学经验及心得,为学员们日后授课,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白驹过隙,最后一天的理论与操作考核为本期的培训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在每位学员身上,都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成长。从只会示范不会讲解,到能够自信地站上讲台,完成一场完整的课程讲解。这与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学员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学员们表示,作为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提高公众对应急救护知识及技能,任重而道选,还需要更多的见习、锤炼,才能把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到各个基层社区,让它落地、开花、结果。